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烽火连天,前线将士伤亡惨重,医疗资源却极度匮乏。正是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宋庆龄以其独特的号召力与组织力,为加拿大共产党员、外科医生诺尔曼·白求恩奔赴中国抗战前线铺平了道路,并持续为他的战地医疗工作提供支持,谱写了一段国际主义的英雄赞歌。
1938年初,白求恩在武汉
1937年10月,白求恩得知中国抗战爆发的消息后,毅然放弃加拿大的优渥生活,联合美国医生帕森斯等人,组成“加美医疗队”,准备前往中国支援抗战。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要到中国去,因为那里的人民正在进行一场正义的斗争,我要把我的医术献给他们?!贝耸?,宋庆龄正致力于联络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支援中国,她通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得知了白求恩的计划,当即表示热烈欢迎,并着手为他们办理来华手续。
白求恩(左一)、尤恩(左二)、帕森斯(左四)组成的援华医疗队
1938年1月,白求恩率领医疗队从温哥华启程,于1月底抵达香港。宋庆龄在白求恩抵港后,便让廖承志通知地下交通员熊志华前往酒店与白求恩见面。第二天,廖承志在熊志华的陪同下前往酒店与白求恩会见,代表党对白求恩一行的到来表示感谢与欢迎,并向白求恩介绍了边区对医护人员、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迫切需求,以及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极其艰苦的条件。白求恩表示希望早日动身,尽快到前方抢救伤员。在白求恩一行在港逗留的几日内,熊志华与几位同志陪同白求恩一行在香港采购了一些急需的医药用品,连同白求恩原先带来的医疗物资,总共装了20余箱。
.
1938年,白求恩在延安与毛泽东的合影
在宋庆龄的安排下,1938年3月底,白求恩一行带着三汽车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热烈欢迎。毛泽东与他彻夜长谈,希望他能留在延安工作,但白求恩坚持要到前线去。不久,他率领医疗队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始了紧张的战地医疗工作。
白求恩带到抗日根据地的部分医疗器械
白求恩在战地为伤员输血
6月17日,白求恩率领医疗队冲过敌人封锁,到达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山西省五台县金岗库村。聂荣臻司令员聘请白求恩为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期间,白求恩对刚建立不久的河北村、河西村、松岩口三所后方医院提出了在组织、清洁及其他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提高这些医院的技术和设备,他制定了一个“五周计划”,其重点是在松岩口村的一所大庙里创建“模范医院”。在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放弃休息,夜以继日地工作。9月15日,这个后来被称为国际和平医院的模范医院落成了。
白求恩在模范医院落成典礼上讲话
1938年,白求恩在山西五台山松岩口模范病室做示范手术
白求恩在五台山创立模范医院的同时,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也在为争取国际援助做着积极的努力。为了将国际民间组织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医疗援助常规化,保盟开始筹备设立具体的根据地医疗援助项目。
1938年7月,国际和平运动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世界代表大会。经过保盟努力,会议作出援华决议,决定帮助中国建立国际和平医院。英、美、加的援华团体为国际和平医院的建立纷纷捐款。国际和平运动委员会委派英国伦敦援华委员会何登夫人为代表赴广州与宋庆龄商谈建院事宜。9月2日,宋庆龄和各界代表到码头欢迎何登夫人。经商议,决定将晋察冀边区五台山模范医院命名为国际和平医院,并请正在那里工作的白求恩大夫出任国际和平医院院长。英国援华委员会捐助2450英镑,保卫中国同盟筹划950英镑,作为建院经费。
宋庆龄1938年8月5日就医药援华事宜致美国援华会信
国际和平医院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宋庆龄领导的保盟,作为国际和平医院与海外援华团体联系的代表,不断地向美国援华会以及英、美、加等外国援华机构反映国际和平医院的情况和需要,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援助,从资金、医疗物资和医务人员等方面全力支持该项目的持续与发展。
1939年10月24日,白求恩在黄土岭战斗前沿
1939年10月20日,这个原本是白求恩计划动身回国募集经费的日子,日寇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他毅然决定留下参与战地救护。他在河北涞源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指被手术刀割破,又在后来的手术中感染。11月12日,因病情恶化抢救无效,白求恩逝世于河北唐县黄石口村。
白求恩的逝世,令宋庆龄十分痛惜。12月,宋庆龄在致尼赫鲁商讨印度医疗队援华工作的函中写道:“五台山这个地区没有医生,没有护士,而白求恩大夫却工作得非常出色,他在几乎没有任何医疗用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负责300个病人的治疗任务。”印度国民大会发起的援华医疗队,于1939年2月到延安,在抗日前线跋山涉水,辗转各地,救死扶伤。白求恩去世以后,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柯棣华接替白求恩,担任了国际和平医院的院长。
宋庆龄与白求恩的交集,虽时间短暂,却深刻体现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力量。她以坚定的信念和务实的行动,为白求恩奔赴前线铺路搭桥,为其医疗工作提供保障,让这位异国英雄的光芒,永远闪耀在中国人民的抗战史册上。
部分内容和照片来自北京宋庆龄同志故居、中国福利会、
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
机构动态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