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共同主办的“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走进云南活动在禄劝县民族小学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家、云南大学讲席教授张克勤和西北大学教授齐晓光以“呵护地球的生机和活力”为主题,为现场小听众们带来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精彩讲座。
开启微观世界的冒险 与奇妙的微生物同行
张克勤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家、云南大学讲席教授
讲台上,张克勤院士以“奇妙的微生物”为题,围绕“什么是微生物”、“什么是线虫”、“细菌与线虫防治”、“真菌与线虫防治”展开,阐述细菌如何以一招“木马计”发起生物界的“特洛伊木马战争”来攻击线虫,细菌如何通过动员捕食线虫真菌“借刀杀敌”消灭自身的捕食者,真菌与线虫如何利用彼此的“外泌囊泡”武器,调控种群间的平衡。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分享线虫生物防控策略,探讨了微生物在农业生产绿色防控中的巨大潜能。讲台下,孩子们听得入神,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个个微观世界的小探险家,在奇妙的微生物世界里穿梭。
“线虫对农作物有什么危害?”“线虫存在的时间比人类还长吗?”“研究这些微生物能帮助我们保护家乡的山林吗?”一个个充满想象和好奇的问题被同学们提出??醋藕⒆用侨惹榈难凵?,张克勤院士把原定提问的时间一再延长。“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只要大家能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努力学习,勤于思考,一定会结出知识的硕果?!闭趴饲谠菏啃牢康孛憷⒆用?。
充满温暖和爱的大家庭 揭秘金丝猴的世界
齐晓光 西北大学教授
齐晓光教授在讲座中,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介绍了灵长类动物的分类、独特特征和演化历史,分享了灵长类动物有趣的性状和行为——黑猩猩会“记”数字、卷尾猴会“砸”坚果、猕猴会“洗”红薯、红毛猩猩会“打伞”、红猩猩会学习“叉鱼”……生动的讲解引发同学们一阵阵惊叹。齐教授告诉孩子们,灵长类动物有多样的社会结构,而金丝猴是了解灵长类复杂社会关系的“金钥匙”。为了了解金丝猴,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野外研究,还利用非损伤性取样进行金丝猴DNA指纹图谱分析,实现个体的永久性标记,进而揭秘了金丝猴“家庭”、“分队”、“群组”、“社群”四层社会结构,揭示了金丝猴社会结构演化与形成的奥秘。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齐教授呼吁孩子们要一直爱护动物、?;ど?,共同呵护所有物种共育共生的美好家园。
同学们踊跃提问
“原来金丝猴的世界和我们云南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一样,充满了温暖和爱!”讲座结束后,身着彝族民族服饰的四年级学生席睿钒和同学们把刚下讲台的齐晓光教授团团围住,主动向齐教授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并请他写下寄语,一张张纯真的脸庞上洋溢着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被誉为“世界花园”“物种基因库”的云南,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2021年,发生在云南、引发国内外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路‘象’北”的故事,显示了中国?;ひ吧锏某晒?。“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 走进云南活动,选取“呵护地球的生机和活力”作为主题之一,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科学知识,更激发他们对参与到生物多样性?;すぷ髦械男巳ず腿劝?。同时,孩子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了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励他们为家乡、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孩子们对科学家说
讲座结束后,一张张来自孩子们的留言卡片送到了科学家手中,稚嫩的笔迹中,是一颗颗热爱科学、探索求真的童心。
我想对张克勤院士说:谢谢张教授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讲课,您在我们的心中播撒了一颗颗科学知识的“种子”。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颗种子会在我们的心中发芽。我们会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蒲е对谖颐巧畹牡愕愕蔚沃校枰颐窍感墓鄄?。希望您以后还能给我们讲课。
禄劝民族小学 肖卓然
我想对张克勤院士说:谢谢张院士!您让我们认识了线虫和真菌,使我们知道了真菌能够捕捉到线虫。您也带我们认识了各种微生物,激发我们的好奇心,鼓励我们自己去探索新的发现。您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榜样!
禄劝民族小学 李富萱
我想对齐晓光教授说:这次讲座对我的启发是多方面的。在知识层面,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动物学和演化生物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在思维层面,培养了我从生物演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明白了世间万物皆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在情感层面,唤起了我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感谢齐教授带给我们的讲座!
禄劝民族小学 余思宇
我想对齐晓光教授说:聆听“多样的动物行为与演化”讲座,对我来说是一场探索神秘科学的奇妙旅程。在这场讲座中,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还对生命的演化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感谢齐教授!未来我希望听到更多这样的讲座!
禄劝民族小学 顾义涵
机构动态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