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688三个小时QQ,同城上门约网站,全国900 城市空降24小时服务,全国高端品茶联系方式

首页>专题集锦>第五届海峡论坛·两岸公益论坛>主论坛:两岸公益交流和合作
赵怡:两岸携手迈向公益社会
发布时间:2013-06-15 15:54

台湾中华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赵怡在公益论坛主论坛上发言   图片来源:新华网

 

  台湾中华文化推广协会理事长赵怡:

  丁教授,台下各位嘉宾,我直接进入到报告。题目是《两岸携手迈向公益社会》?;故侵馗次腋詹沤驳幕埃腋鋈说H沃竟?,多半在学习中摸索,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加入到公益活动才领略到公益精神的可贵和可敬,感受特别深。首先抛砖引玉,将我自己接触到人和事做一个简单的报告和经验分享。两岸和平发展,我认为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公益论坛的举办是应运而生。

  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公益事业的交流合作已经迈出了重要的步伐。经贸的合作涉及到切实的利益;而文化活动像文学、音乐、美术、体育等,两岸之间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交流,而无性别、年龄、地域、党派之别,这是人民和人民的交流,公益活动更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活动。文化是民族成员的共同支柱,中华文化原本就提倡每个人都要胸怀仁道,台湾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休养生息,逐渐形成了小而美的公益社会形态。目前在台湾,政府批准设立的公益、社教、慈善、宗教的公民团体有51000多个,他们多半是由企业和私人捐助成立的人民团体,为自发性的组织,平时推动的人力物资都是自己提供。志工服务组织为台湾的社会安定祥和付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刚才记者朋友问到怎样能够组织起这些志工组织?我也提到,如果只用政府解决,很困难,应该由社会最基层、人民用自发力量组成机构。

  台湾的慈善机构类别有学术文化、宗教、体育、社会服务、慈善国际等,有些未必完全是慈善公益的目的和性质,但绝大部分是如此。而且人民团体服务人都是义务,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和兴趣,加入到不同的团体贡献自我、服务社会,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社会习性。我观察到:过去若干年来,东森基金会为了关怀弱势群体、促进海峡两岸和谐,持续在两岸散播爱心行动。媒体是公益行动的重要动力,如果媒体走到阴暗角落,看到不平的现象进行报道,马上会有有钱、有权的人来响应,会来认真地了解、帮助大家解决。比如媒体到台湾看到没有面包店、小孩子饿了没地方买面包,进行报道,后来台湾的面厂捐面粉,教大家如何做面包。台湾有些地区看不到有线电视被媒体报道后,就有志愿者将网络迁到山区,让小孩子从小可以开始学习网络,现在科技大学每一年、每一周派两名教授到岛上给孩子们实行最基础的教育。所以媒体会在公益社会的形成中扮演催生的角色。

  台湾在2050年可能变成全世界最衰老的社会,40%人口超过60岁,大陆的情况也类似,这个时代来临之后,如何用社会福利支出,帮助这些年老弱势族群享受他们的余年,现在就要考虑无障碍空间。我想特别提到佛光山的几位宗教领袖,他们带领的慈善公益团体在台湾默默耕耘,是台湾慈善公益的主流。我去参观之后,感觉到那里确实是台湾软实力族群的表现。那里没有争先恐后,没有人们的喧闹,有的只是宾主和谐相待。

  我们看到这个状态之后,感觉到这是一个具体的台湾社会的表现?;褂幸桓隼樱葡壬且晃恍《楸曰颊?,几乎是用一只手当工人,台湾的基金会组织每天从企业募集很多经费奖励大学设计系的学生,鼓励他们设计一些帮助行动不便或肢体残障的人的器具,包括很多自动化的设备,让行动不便的人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也让很多无病呻吟、每天还要寻死的正常人看到这些之后可以激起继续生命。每次到大陆,看到大陆实力不断提升,台湾有被边缘化的危机。40年代时400万人跑到大陆从商,今天台商到大陆,帮助大陆经济发展。今天大陆强大,也帮助台湾一起成长。同样是中国人,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两岸之间互相的帮助已经进入到新的境界。台湾虽然在经济、世界地位上有被边缘化的倾向,但还是有足够的信心,因为台湾是充满真善美的公益社会。将台湾公益方面的成就拿到海峡对岸来,让崛起中的大陆一起分享成功的经验,这也是我们做公益论坛、加入公益论坛很重要的动机,希望大家一起来分享。我的报告到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