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 王勃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呈现跃迁勃发之势,正成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在这场人机交互的革命中,青少年既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主人,如何让青少年既不被工具理性裹挟,又能以科学精神拥抱未来?宋庆龄先生曾说:“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在AI时代,“最宝贵的东西”不仅包括知识本身,更是驾驭技术的智慧与价值观。
理解AI:从“工具认知”到“思维重构”
人工智能并非冰冷的算法堆砌,而是人类智慧的延伸。它作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其本质远超出传统工具的范畴。从下棋到绘画,从写作到编程,AI正在突破一个又一个“人类专属”的能力边界。
新生代中小学生成长于数字洪流,对人工智能技术接受度颇高,期望借助它拓宽知识边界、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创新协作潜能。但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筛选、过度依赖、隐私安全等挑战。因此,对青少年而言,理解AI技术的原理和局限性至关重要。
AI技术的核心在于数据、算法和算力。通过大量数据的训练,AI模型能够学习并模拟人类的某些能力,例如识别图像、生成文本或做出决策。例如,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即采用了最新的深度学习算法,结合海量数据训练,使得模型具备了更加深刻的语义理解和更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然而,AI的运作过程往往被视为“黑箱”,其内部逻辑难以被普通人理解,也就无法判断答案的正确性、全面性和逻辑性,陷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还可能会导致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此外,AI缺乏人类的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无法实现与人的情绪、欲望、意志、经验等方面的自然交互??梢运?,人机之间的界限难以逾越。
青少年需要认识到,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不应被定义为相互替代,而是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赴未来。在中小学阶段的科技教育中,要坚持“科技发展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科技伦理和道德意识,培养有使命感、责任感的科技后备人才。这既是对人类社会的当下负责,也是对未来的人类命运负责。
学习AI:从“知识传递”到“育人生态构建”
教育需要培养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上的新人类。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青少年需要具备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以适应智能化的环境和需求。因此,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方向之一。
2024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迈出了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普及运用的关键一步?!锻ㄖ访魅分赋?,要坚持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强调学用结合,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提升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锻ㄖ肺斯ぶ悄芙逃呐嘌J教峁┝恕笆┕ね肌保凑а杏靡惶寤?,打造完整的培养体系。目前,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在实践场景和资源配置方面仍面临诸多制约,唯有统筹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中小学校等多方力量,协同努力,才能建立起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生态。
从小学AI,遇见大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AI+教学也从高校向中小学生延伸。针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科大讯飞提供以“Al课程为核心,Al教具为基础,Al服务为保障”的人工智能创新教育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在中小学课堂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培养中小学师生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鉴赏力、理解力、应用力。其AI课程体系中还包括了星火大模型特色课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大模型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成果应用,掌握新时代必备的AI素养。
AI+教育:人机共生的无限可能
未来,AI与教育的融合将持续深化,技术迭代升级正在带来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教与学体验。
在辅助教学方面,老师们可以将其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来使用。例如,搭载了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地星火教师助手,以对话式、生成式的自然交互,为教师智能生成科学系统的单元教学规划、创新引领的教学设计、贴合情境的教学课件等内容,提高教师备课效率,助力课堂教学新变革。
在自主学习方面,融合了AI技术的过程性数据采集不仅可以辅助教师精准教学,同样可以为学生形成从知识到能力到素养的精准学情画像,进而形成以学生个体为主的个性化作业,极大地减少了无效作业。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及个性需求,还可以智能规划动态学习路径规划和推荐适切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以科大讯飞的AI学习机系列为例,基于教育大数据+AI算法+大模型类人能力,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AI辅导,覆盖预习、复习、备考、作业辅导等多场景,助力学生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持续成长进步。
随着大模型技术发展,AI交互式答疑辅学也在部分区域得到探索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果。比如在浙江省建设的在线答疑服务平台——“浙里问学”,其融入讯飞星火大模型技术,不仅提供试题解题答疑,还增加了学习方法、学科知识和习惯培养等智能答疑服务,助力普惠答疑高质量落地。同时,大模型也可以为青少年提供1对1英语口语陪练助手,通过构建场景开展对话,帮助提升语言能力和核心素养。
站在AI时代的门槛上,青少年既要有拥抱新技术的勇气,也要有保持独立思考的智慧,以及开放的心态、理性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成长为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材。而如何让技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AI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则是我们身处其中,希冀以教育之光点亮AI时代的“人”所需要为之不断探索的时代命题。
?。ㄗ髡?科大讯飞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勃)
机构动态 | 更多>> |